雪孩子教学设计

时间:2024-08-18 10:03:38
雪孩子教学设计

雪孩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雪孩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雪孩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引导学生认识雪的特性,体会用不同的绘画造型艺术手段表现“雪”和“雪孩子”的形象,并能用不同的绘画语言创造美丽的雪景世界。

二、教育方面

通过“雪孩子”舍己救人的感人故事,认识雪的特性,并通过与人合作学习,激发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培养大胆想象、敢于创新描绘美丽的雪景世界的情感。

三、发展方面

结合季节教育,围绕“雪孩子”的故事,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与教学的设计,展开美术教育活动,以小组合作师生互动为主体,运用多种绘画造型工具和语言,尝试实践创作,体验创作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操作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体验和认识雪和雪孩子的特性及造型。

教学难点:

“雪”及“雪孩子”的造型和消失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彩笔、彩色卡纸、剪刀、收集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多媒体资料。

作业要求:

学生分组合作画“美丽的雪景世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认知体验

(1)屏示:动画片“雪景”,引入主题

教师启谈:寒冷的冬夜,当你进入了甜美的梦乡时,冬姑娘悄悄地提着花篮向人间撒下了洁白的雪花。清晨打开门窗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

屏示:动画片“下雪效果”,

(2)屏示:图音并茂的《雪孩子》童话故事;

(3)屏展:小组讨论议题;

雪是怎样形成的?雪的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雪孩子是怎样来的?

雪孩子形状、颜色是怎样的?

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3)学生分小组自由讨论以上论题

(二)师生互动、深入体验

1、师引生表述“雪”的特点

(“雪”是银白色的,在阳光下会闪闪发光,形状有粒状的、片状的、六角形的等等,落到地上、房子上、树上是一层层的,落到脸上冰冰的、凉凉的、冷冷的,放在手里很快会融化,踩到厚厚的雪上有时会发出咯吱的声响,雪还可以团成球状,小雪球放到雪地上能越滚越大……)

“雪”还可以用来堆雪人、玩雪雕、制作各种艺术品。如:在我国的东北哈尔滨市每逢冬季就举办大型的冰雕艺术展览,冰雕艺术品种、形状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吸引了中外无数的游客。

2、师引生表述“雪孩子”的由来;

3、师引生议论:“雪孩子”为什么不见了?

生自由表述,发表见解;

4、师引生议论: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谈谈感受和体会。

5、了解“雪”与“雪孩子”的结构形状;

(1)、屏示:“雪”与“雪孩子”结构图片

师生议论“雪”与“雪孩子”的结构形状

(2)、学生拼拼、摆摆、画画

2名学生上台在投影仪上用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工具为“小雪花”、“雪孩子”造型设计。

6、师引生创作:现在冬天又来了,在银白色雪的世界里,我们又可以与小雪人一起玩了,那么,我们分工合作,创作一幅 “美丽的雪景世界”,和小雪人一起快乐地玩,快乐地唱,快乐地跳吧!

(三)实践作业、创作体验

1、学生分组合作画“美丽的雪景世界”

2、每组选代表上黑板合作画“美丽的雪景世界”

3、屏示:作业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色彩画、剪、贴等方法,大胆创作“美丽的雪景世界”;

(2)与小组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作品;

(3)画出自己对“雪”的认识、感想和希望;

(4)对“雪”有自己独特的想法

(5)能大胆创作,画出生动有趣的“美丽的雪景世界”

4、播放情景音乐,学生进入创作

(1)播放《小雪花》或《雪孩子》音乐;

(2)师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和创作兴趣;

(3)电脑屏示:《小雪花》动画背景

5、教师巡视指导并进行个别针对性的记忆和想象。

(四)作品展示、享受体验

1、学生小组展示作品,简谈创作体会;

2、小组交叉参观交流,互相评价作品;

(五)携手激励、回味体验

师引学生总结全课,谈谈自己的收获或感受, 回味教学中的全程实践体验,引出:

(1)大自然中的四季都是十分美好的,冬天虽然寒冷,但却能锻炼我们不怕严寒的精神,雪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保护庄稼,杀死病菌,滑雪,堆雪人,打雪仗,玩冰雕等…….因此,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2)从《雪孩子》故事中,我们懂得了团结友爱,智慧勇敢,关心自然、关心环境、关心他人的精神。

环境教育渗透点:增长学生知识,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懂得珍惜自然,以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激发学生友善的意识

教学后记:

雪孩子教学设计2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课1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雪变成云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体会雪孩子的优秀品质。?

2.了解雪化成水、变成云的过程。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题激趣?

1.小朋友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在这个季节,你最喜欢做什么?(堆雪人、打雪仗)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雪孩子。?

2.你们知道雪孩子是谁吗?他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雪孩子》。(出示课题,齐读)?

3.这篇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图文结合,自主识字?

1.出示文中插图,引导学生仔细看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并在自然段前标上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1)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选出小老师,给每位小老师分发词语卡片。(生字用红点标出)?

(2)小 ……此处隐藏27090个字……8幅图,不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请小朋友重新整理排列,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

⑵ 每生轻声说说8幅图的意思,你的故事讲得美吗?

2、教师点击画面,出现相应文字,学生读对应的内容,理解课文:

⑴ 第一幅画除了课文的描写外,你还能用其他的语言来描绘吗?

(如:下了一天的大雪,天地间一片白茫茫。)

⑵ 第二幅画面重点理解“一起”,要两个人以上同时参与,才能用“一起”。

⑶ 第三幅画面重点理解“又唱又跳”:

① 师强调:小白兔和雪孩子又唱又跳,唱、跳是同时进行的。

② “又唱又跳”这一类词语你还能说出几个吗?

又唱又跳、又细又长、又说又笑、又大又圆 又……又……又……又……

⑷ 第四幅画面让学生说说小白兔做了哪几件事情,这些事跟后面着火有关吗?

⑸ 第五幅画面指导把句子读通读顺:

“火把旁边的柴堆烧着了”一句不能读错。

⑹ 第六幅画面想象:

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么想?雪孩子是怎样跑的?

⑺ 第七幅画面:

① 想象:

雪孩子是怎么救小白兔的?他会怎么说?怎么做?

② 雪孩子化了,先让学生自由说雪孩子变成什么了?再用“什么遇热化成什么”句式说话。

③ 讨论:

雪孩子还会回来吗?

⑻ 第八幅画面:

① 指导感情朗读,“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要读得轻而舒缓。

② 打擂台朗读,评选擂主。

三、总结课文

1、你喜欢雪孩子吗?为什么?

2、齐读全文。

四、作业

把《雪孩子》的故事讲给家人或其他小朋友听。

【本案亮点评价】

本案设计具有以下特点:

一、读中识字

初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同桌互助,认识理解了用橡皮擦去记号。通过朗读检查学生的生字掌握情况。

二、读中观图

教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的八幅插图,打乱顺序,重新排列,并联系图画理解重点词语。

三、读中说话

讲图画中的故事,根据画面说大意。

四、读中想象

雪孩子看见小白兔家着火了,心里怎么想?雪孩子是怎样救小白兔的?这些内容课文中没有,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

五、读中悟情

雪孩子为了救小白兔“牺牲”了自己,学生通过充分地读书、想象,完全能感受到雪孩子舍己为人的精神。

雪孩子教学设计15

教学目标

1、感受雪孩子美好的心灵。

2、掌握看连环画复述课文的方法。尝试着与同学合作表演课本剧。

3、认识12个生字,会写“合”“边”“已”“化”“她”“朵”“从”7个字。会写两个新笔画“横折弯”“横折折撇”,一个新部首“走之旁”。了解“从”的字理演变过程。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写字,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准备

雪与云相互变化的录像带或多媒体课件。

有条件的带领学生玩一次雪或堆一次雪人。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啊?对,你们喜欢冬天吗?冬天里这我们可以做许多有趣的事情,你们快看:大家看到了什么?想一想,大家在雪地上可以做什么活动?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们你们喜欢的好朋友——《雪孩子》。你们喜欢吗?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老师范读,请同学们标洋注好各个自然段的序号。学生注意听准生字的字音。

2、学生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可以采取师领读、自由读等形式。

教师引导朗读,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课文中的画面,从而说出感情来。重点读好最后一段:“雪孩子/哪里去了呢?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第一句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读出小白兔对雪孩子的怀念,第二名后半句“很美很美”“白云”读慢些,读出云朵的美丽,表达出赞美、喜爱之情。在指导读完最后一段时,可适时引导学生,“雪孩子为什么会变成一朵白云了呢?”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最后教师小结时可播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过程,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奇妙,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好奇和热爱。

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需要认识和需要掌握会写的生字。

3、学习生字。

(1)学习要求认识的字。

A、“找”是翘舌音,“从”是平舌间,“连”“亮”“点”“化”是三拼音,要提醒学生读正确。

B、要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连”“漂亮”“赶快”“旺”“暖和”“合上”“美”等词语在本课的意思。

(2)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A、学习“合”字。通过做动作了解它的意义,弄清它的反义词,并与“和”字进行对比。

B、学习“边”字。在教室中找出表示“边”的位置,教学生学会新笔画“横折折撇”,学会写“走之旁儿”。引导学生回忆——还曾学习过哪些带“走之旁儿”的字。

C、学习“已”和“化”字。引导学生说一说它的意思,想好办法记住这个字,要特别注意“化”的笔顺。

D、学习“她”字,与“他”“它”字进行比较,弄清其中的不同。

E、学习“从”字。可联系字理演变过程识记这个字。

F、学习“朵”字。引导学生说说怎么记住这个字,要学生注意写好上半部分,特别是要教学生学会“横折弯”。

四、课后思考:你喜欢这个雪孩子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老师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上节课认识的生字。

二、指导书写。

学生观察虚宫格里的范字,注意每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学生观察后小组之间互相说一说,再推选代表在班集中说。让学生在书上的虚宫格里描描,教师范写后全班同学在练习本上书写。

组词可以结合“写一写”的内容。重点指导一下“化”字的笔顺。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师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分角色练习朗读,老师巡视,随机指导。

四、练习讲述这个故事。

教师教给学生讲述故事的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练习讲故事,先自己练习讲,讲给同座听,自愿汇报。

你喜欢这个雪孩子吗?有没有什么话想对他说?

五、活动与练习。

1、说一说的内容。要充分利用书上给出的实例,可先让学生模仿,初步理解之后再放开说,老师要随时纠正语病,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2、讲一讲,演一演。先引导学生看着连环画把故事讲下来,再把学生分成小组合作演一演,最后让学生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3、读一读。采用教师范读、教师领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把《小雪花》这首儿歌读正确、读流利。

《雪孩子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