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1一、按节奏师幼互相问好:小朋友们好。董老师你好。(12345。54321)
引入:老师今天给小朋友们请来了六只小动物,他们要进行一场特别的比赛,你们想不想见到它们呀?(想)“那我们把他们请出来吧。”
二、学习歌曲《尾巴歌》。
1、老师出示动物的图片:这是谁呀?(小猴子)它的尾巴是······(长长的)这是谁呀?(小兔子)它的尾巴是······(短短的)这是谁呀?(小松鼠)它的尾巴像······(一把伞)
“那你们知道他们今天要进行什么比赛吗?”(幼儿自由猜想、回答,提醒幼儿注意听别人讲话。)
2、引导幼儿回答歌词中的提问(看图片、动作):
师:下面老师问小朋友们问题,小朋友们用完整的话来回答。
谁的尾巴长?谁的尾巴短?谁的尾巴好像好像一把伞?幼:猴子尾巴长,兔子尾巴短,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伞。
师:谁的尾巴弯?谁的尾巴扁?谁的尾巴最呀最呀看?幼:公鸡尾巴弯,鸭子尾巴扁,孔雀的尾巴最呀看。
3、出示图谱:启发幼儿根据图谱提示一起朗诵歌词,练习有附点节奏的歌词。
4、“有的小朋友把小动物们的尾巴比赛编成了好听的歌曲,让我们来静静地听一听吧!”老师放录音,幼儿欣赏。
5、播放歌曲录音,老师引导幼儿看图谱,同时带领幼儿整体学唱歌曲。
“这首歌的名字叫“比尾巴”,你们喜欢听吗?”(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小朋友们可以轻轻的跟着唱。”
三、练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歌曲。
1、启发幼儿讨论演唱这首歌曲的方法。
老师:刚才我们是一起演唱歌曲的,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演唱呢?怎样唱可以把歌曲中的提问和回答的部分表现得更清楚呢?幼儿分两组进行对唱。
2、引导幼儿用师生对唱、男女生对唱、小组对唱方式演唱歌曲。
四、活动延伸:
播放歌曲录音,玩游戏“捉尾巴”。
游戏玩法:每个幼儿带上尾巴,互相追逐躲闪,不让对方抓到。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不要碰撞。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
1、借助乐曲,体验小乌龟不怕疲劳,战胜困难的心理过程和意志行为。
2、把握音乐节奏,用肢体动作表现及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音乐《小乌龟上山坡》。
2、山坡背景、乌龟壳每人一个。
3、小乌龟表情图:轻松、疲劳、开心4、节奏谱、图谱:
活动过程:
一、完整欣赏音乐,初步感受音乐节奏。
有一天,天气真好。小乌龟准备去爬山坡。你听一听,它是怎样上山坡的?(完整欣赏音乐)二、分段欣赏音乐,感受节奏,熟悉歌曲内容。
1、倾听音乐第一段前4小节师:原来小乌龟是一步一步爬到山坡上。你觉得爬山坡轻松吗?刚开始爬时是轻松的,还是很累的?听一听,小乌龟是怎么爬的?(出示图谱、节奏谱、轻松表情,注意休止符)请幼儿借助图谱、节奏谱拍出小乌龟爬山坡的节奏。
2、倾听音乐第一段后4小节。
师:山坡可高了,爬着爬着,小乌龟累了,爬不动了,你觉得它还会继续往上爬吗?你想对他说一句什么鼓励的话?(加油!爬呀爬呀用力爬)(出示图谱、节奏谱、疲惫表情)3、倾听音乐第二段。
师:小乌龟爬到了半山腰,身体已经很累了,汗水不停往下流,它刚才有没有害怕困难放弃爬山坡?它是一个不怕困难的小乌龟,我们一起表扬表扬它吧。小乌龟继续向上爬。
最后它终于爬到了山顶,刚开始它轻松地爬山坡,中途累了,可它没有害怕困难,放弃,而是坚持爬到了山顶。你觉得此时小乌龟开心吗?你从哪句歌词里听到的?(心里乐悠悠)(出示开心的小乌龟表情图)4、完整播放音乐,学唱歌曲。
师:我们也一起跟着小乌龟学一学爬山坡,好吗?
5、用肢体动作表现、演唱歌曲。
三、游戏:小乌龟上山坡师:你喜欢歌曲里的小乌龟吗?它遇到困难,累时,是怎么做的?有没有害怕困难?那我们以后遇到困难是也大声地告诉自己"我不怕"好吗?
2、今天天气真好,我们听着音乐和小乌龟一起爬山坡,好吗?(背上龟壳)爬到中途遇到困难累时,我们要对自己说什么?(我不怕、坚持)准备好了吗?出发吧!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3活动目标:
1、 感受乐曲快速、紧张的性质。
2、 尝试运用绘画、语言、游戏等方式表达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3、 体验相互配合、共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幼儿近期有线条画经验,幼儿会玩各种游戏(如“猜领袖”、请你跟我这样做等)。
2、准备纸、笔。磁性板及磁钉。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倾听乐曲、感受乐曲快速、紧张的性质,并用语言进行表达。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听一段音乐,听完后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
2、引导幼儿再次倾听乐曲,并尝试用线条进行表达。
(1) 迁移幼儿原有经验。 教师提问:我们学过的线条有哪些?
(2) 请幼儿欣赏音乐尝试用线条表达。教师提问:你觉得这首曲子最象哪种线条?请你把他画出来。为什么这样画呢?
3、迁移幼儿原有经验,为音乐匹配动物形象,并尝试创编“野蜂”飞舞的动作。
教师提问:这首曲子说的是一个小动物的故事,你知道它是谁,在干什么?
4、 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1) 引导幼儿发现“猜领袖”游戏与音乐的共同性。.
(2) 在《野蜂飞舞》音乐的背景下,玩“猜领袖”游戏。逐步积累发现与掩护领袖的游戏策略。
5、 介绍音乐作品。总结欣赏音乐作品的几种策略。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4设计意图:
兴趣是幼儿最好的老师,让幼儿喜欢唱歌、愿意唱歌,是每一位老师在歌唱活动中一直追求的目标,而游戏是最受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因此,我主要采用游戏教学法渗透到本节歌唱活动中,激发幼儿学习歌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幼儿在开心愉快的氛围中学唱歌曲。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2.能够基本掌握歌曲中的节奏与旋律。
3.感受歌曲的优美意境,并愿意大胆的演唱。
活动准备:图谱、课件、音乐伴奏、小雪人
活动 ……此处隐藏6396个字……官,能使教学有难变易,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3.提问法:因为提问能引导幼儿有目的地、仔细地观察,启发幼儿积极思维。我运用启发性提问让幼儿将生活经验和看到的具体形象的图谱联系在一起,是解决活动重点和难点的有效方法。
三、说学法
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幼儿在唱唱、听听、看看、想想、动动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活动的重、难点。幼儿将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等学法。观察法:幼儿通过观看歌曲图谱了解了歌曲内容,掌握了相应的节奏。
讨论法:幼儿在讨论、谈话中无拘无束地说出自己以往的生活经验和做法,是幼儿改编歌词的好机会。
四、说活动过程
1、以游戏开始,引发幼儿兴趣。
教师做夸张的表情让幼儿猜猜老师的心情
2、学习歌曲。重点学习节奏XX|XXX|
3、仿编歌曲。根据表情的不同创编相应的歌词。
4、集体表演,形成学习歌曲的高潮。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13活动目标
1、能随音乐做傣族舞的简单动作及步伐,表现音乐轻柔、优美的特点。(活动重点)
2、尝试创编动作,根据音乐做孔雀走路、开屏,跳舞等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活动难点)
3、培养幼儿喜爱孔雀、爱护孔雀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课件、音乐、孔雀头饰
经验准备:幼儿和家长共同搜集关于孔雀的资料,对其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1、出示“美丽的孔雀”图片,引起幼儿兴趣,了解孔雀的外形特征和习性。
提问:图片中孔雀的尾羽、羽冠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说说孔雀的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模仿。
小结:孔雀的嘴巴尖尖的,孔雀开屏时非常美丽,像扇子,清晨孔雀到河边梳理羽毛,孔雀的尾羽展开非常漂亮,尾羽上的斑纹很像眼睛。羽冠就是孔雀头顶上的羽毛。
2、引导欣赏音乐,感知音乐优美、轻柔的特点。
提问:听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样的感觉?你都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3。尝试表演,初步学习傣族舞的基本手型、步伐和简单动作。(1)听赏音乐学孔雀走路
游戏“小孔雀学走路”,练习舞蹈的基本步伐和姿态。
提问:孔雀怎样走路?还会往哪里走?我们一起试一试吧?
引导幼儿在表现孔雀走路的基础上进行不同走向的练习,提示幼儿挺胸抬头的走。
(2)引导幼儿加上手部动作模仿小孔雀。指导幼儿做冠形动作时中指、无名指和小指要尽量伸直。
(3)引导幼儿做孔雀开屏的动作,表现孔雀的美丽。
4、完整表演,表现孔雀的动作特点。
(1)在走路游戏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完整表现舞蹈第一段,提醒幼儿做动作时保持上半身的姿态。鼓励幼儿随音乐表现舞蹈动作。
(2)组织幼儿玩换场地游戏
小孔雀飞呀飞呀,又来到了小溪边。我们一起和小孔雀在小溪边,映着溪水,再来跳一遍美丽的孔雀舞吧?提出更高的要求: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微笑。
5、尝试创编。
播放孔雀舞视频,引导幼儿观察模仿,激发幼儿创编的兴趣。能大胆表现第二段音乐。
6、戴孔雀头饰表演,互相欣赏。启发幼儿从表情、动作及结束造型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14活动目标:
l、熟悉音乐旋律,随乐表现慢慢长大、开心游戏的情景。
2、通过观看表演、示范与模仿等,学习小萝卜与朋友互动游戏。
3、熟悉游戏规则,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音乐旋律与基本动作。
2、材料准备:音乐《玛丽波尔卡》、萝卜王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学习合乐游戏。
教师:老爷爷的菜园里,种了很多萝卜,老爷爷天天给他们浇水、施肥,小萝卜慢慢长大了,他们开心地打着招呼,玩起了快乐的游戏。今天,我们就是这群快乐的萝卜,一起听着音乐玩一玩吧。
二、熟悉游戏玩法,大胆创编各种不同造型的萝卜。
教师:刚刚你是什么样子的萝卜?可不可以变出和老师不一样的造型尼?
幼儿跟音乐尝试表现萝卜的不同造型。
三、小萝卜和同伴玩碰一碰的游戏
教师:我们可以运用身体的哪些部位碰一碰尼?
将音乐中拍肩膀合拍肚子的动作改成身体碰一碰。
我们听着音乐完整地玩一玩游戏,看看谁是最可爱、最快乐的小萝卜。
四、增加新的游戏情节,体验与“萝卜王”一起游戏的快乐。
1)引出萝卜王角色
教师:菜园里有一个巨大的萝卜,就是萝卜王。(教师变身萝卜王)
教师:现在,我就是萝卜王,我要和小萝卜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教师讲解游戏玩法。
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试一试吧。
2)交换“萝卜王”角色,听音乐游戏。
教师:谁想来当萝卜王?选出新的萝卜王,进行游戏。
小结:强调开火车的游戏规则,加深印象。
五、引出故事,激发游戏高潮
教师:“当音乐停止时,火车也会停止,会上来一些爱吃萝卜的小动物,小萝卜们害不害怕,那我们该怎么办尼?跑回家就安全了,仔细听一听会是什么小动物。”
六、邀请多名萝卜王共同游戏,增加游戏趣味性。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设计15活动目标:
1、根据音乐性质,较合理地匹配猴子爬树和从树上滑下来的动作。学习听音乐的上行节拍有节奏地做猴子爬树的动作。
2、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玩耍的动作。
3、散点活动时,学习找空地方游戏。
活动过程:
1、复习学习过的韵律活动“盖房子”
2、引导幼儿迁移生活经验,创编各种猴子的动作。
师:你们去动物园时最喜欢什么动物?猴子会做什么?我们一起来学学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创编猴子爬树、猴子玩耍、猴子从树上滑下的动作,并与孩子一起练习各种动作。)
3、引导幼儿倾听音乐的前后两部分,并匹配动作进行练习。
师:你们听,老师弹的音乐哪一段是猴子一下一下往上爬树的?哪一段是说猴子从高高的树上叽里咕噜滑下来的?(教师用有节奏的、渐强的方法弹奏乐曲的前面部分;同快速、连续的音阶弹奏方法表现乐曲的后面部分,以帮助孩子有效地匹配和练习。
4、幼儿学习随乐曲中间部分自由创编做各种“猴子”动作。
师“小猴子除了爬树还喜欢玩。来,我们一起随这段音乐学学小猴子。(教师反复弹奏乐曲的中间部分,及时反馈部分幼儿的创编动作,鼓励孩子积极参与。)
5、幼儿完整练习韵律活动。
师:小猴子告诉你们,这儿有很多的大树,我们一起来爬树吧!(教师指导幼儿在活动室里散点找空地方,然后一起完整地玩“猴子爬树。”)
6、结束语。
师:小猴子们,我们再到别的地方去玩玩吧!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