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生活情景,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
2、认识8个生字及“蚂蚱、樱桃、蚌壳”等词语,摘录描写优美的句子。
学习过程:
一、从词入手,插入课文
大家已经预习过课文了吧?下面请同学来读一下黑板上的词语。
在小说《呼兰河传》里,萧红用了大量的文字,写了一个园子,而且写得细致入微。一个普普通通的园子,为什么会让萧红如此留恋呢?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祖父的园子吧!
二、品读课文
(一)感受自由的快乐
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你从这一自然段里读出了什么?得意,指导找出带颜色的词语,积累abb词语。
还有一个自然段也在写这个园子,请同学们看地13自然段。
自由读,读着读着,就会产生一种感觉,脑子里会出现一个什么词语呢?(随心所欲)用片断中的话来解释“随心所欲”这个词语的意思。
出示句子: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板书:自由)
一读句子。
哪些是自由的?(倭瓜、玉米、黄瓜)
引读
我是倭瓜,我愿意 就 ;我是玉米,我愿意 就 ;我是黄瓜,我愿意 就 。
还会有什么?出示句子:我就是 ,我愿意 就
哦,真的是(二读句子)
过渡:我也是自由的,我要 就 。找读4——12自然段。
园子里的一切景物的自由都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作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我是自由的,所以我是快乐的。(板书:快乐)
我玩累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此时,她正做着甜甜的梦呢,梦里她看见——(让学生想象梦里看见的东西。)
读到这,你们地 心里也痒痒的,有什么话想说的吗?
(二)品读祖父的爱。
过渡:园子留给我的,仅仅是自由的快乐吗?除此之外,难道就没有什么让我值得留恋吗?
齐读4——12小节。体会到什么?(祖父的关心)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3个笑)
在萧红的眼里,祖父是个怎样的?在笑里还读出了什么?(和蔼,慈祥)
板书:爱。
插入: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为她是个女孩而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是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痛苦,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和苦难,祖父就像一束阳光一样温暖着她,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
再读课文。
三、超越文本。
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题目为什么叫《祖父的园子》了吗?
萧红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自由和快乐,享受到了什么是爱。多以才会对那个普通的园子念念不忘,那是个普通的园子吗?
老师引:那是一个装满——自由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快乐的园子
那是一个装满——爱的园子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赏读,积累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能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趣味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快乐,自由,以及对我的爱,引发学生对自己的童年生活的回忆和向往。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自主朗读,体会作者的快乐,自由。
教学难点:
领悟作者借景抒情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题,板书课题。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阅读课文,课题为祖父的园子。(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2、从老师的板书中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要隔开一些?
3、(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这是什么意思?(要在学习之后填写两个词语)
[设计意图]在课题中加上两个括号,引发学生思考,老师为什么要加上括号,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阅读期待,在无形中给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这是一位怎样的祖父,和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园子?为接下来的研读设置了强劲的“引力场”。
二、整体感知园子的美丽,生机勃勃。
1、检查生字认读情况。过渡:通过预习,我们了解到祖父的园子里的昆虫可多了,有(出示词语幻灯片)蜜蜂,蝴蝶,蜻蜓,蚂蚱。园子里还长着许多的农作物呢,有倭瓜,黄瓜,玉米,谷穗,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干农活,摘花,拔草,下种,铲地,浇菜。祖父的园子真是丰富多彩呀!
1、感受园子的生机,及其美丽。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说到昆虫多,作者可得意了,你看在课文的开头就在炫耀她的园子呢?谁来读一读。
(2)园子美吗?从哪感觉到了?
(3)喜欢这座园子吗?作者比你更你更喜欢呢?齐读,读出作者的对园子的喜爱之情。
[设计意图]通过对文中词语的分类,帮助学生记忆课文内容,同时抓住文中作者对昆虫的描写,通过学生的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园子的美丽和生机勃勃。
三、感受小女孩的快乐,自由的园子。
(1)过渡:在这座园子里,我特别喜欢这个小女孩,她的淘气,她的可爱,我都喜欢。如果现在这个小女孩在我身边的话,我特别想在她的脸上揪上一下,那老师为什么想揪她一下呢?
(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小女孩调皮,淘气的句子,用序号标出来,并找出关键词,做上批注。
(3)交流,朗读:
a)当祖父下种,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把那下了种的土窝,用脚一个个地溜平。哪里会溜得准,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有时不单菜种没被土盖上,反而被我踢飞了。
(从哪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调皮?又是怎样的瞎闹?)
b)其实哪里是铲,也不过爬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就是了。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谷穗当作野草一起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从哪时可以看出小女孩的淘气?怎样乱钩?)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跑过去摘下来,我又去吃黄瓜了。黄瓜还没有吃完,又看见了一个大蜻蜓从旁边过,于是丢了黄瓜又去追蜻蜓了。跑了几步就又去做别的了。
d)玩腻了,又跑到 ……此处隐藏25565个字……——;我就是玉米我愿意—————就—————;我就是黄瓜,我愿意——————就———————;
这里面活还有什么意思在里面?说明这些东西都长的──(生答茂盛)。用一个词说植物疯长了是吧?祖父把它们伺弄的多好呀多旺盛呀。活了
出示组图:
我就是———,我愿意—————就———————
练说:我也是自由的,我要————就——————(愿意—————就——————)
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c、还有什么活了。蝴蝶也活了吧?蝴蝶怎么活的?你来读读?你来读。(生读)。随意的飞可以看出蝴蝶很自由。这个活了还有自由的意思。再读: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一切都活了。那么的充满生机那么的旺盛,那么的自由,那么的惬意。读出活劲儿出来。
现在你就是园子里的花朵、小鸟等,说说你的自由。
“我就是园子里的,我可以,”来说说。
6、她写自己的自由,为什么要写花草等的自由?(用花草、小动物的自由来突出我的自由,是的,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作者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我的自由!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呀,把她的情感寄托在花草身上,把她的自由寄托在小动物等身上,真是一种很重要的写法,理解了这种写法,再读课文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出示句子“只是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这里仅仅写天空吗?仅仅写天空的蓝悠悠吗?仅仅写天空的又高又远吗?天空那么开阔,白云小鸟那么自由,正如有句话叫,天高任鸟飞,透过这景物的描写,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的心境。
指名朗读,齐读。
作者笔下天空、太阳、花鸟一切都有情感,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句子,课后再去好好品读。
萧红快乐着温暖着,想到这个园子笔尖下流淌的文字如飞舞的蝴蝶。因为她快乐温暖,园子也快乐自由。我们也多么渴望这样的园子里的生活呀,这哪里是一座园子,分明就是作者童年的乐园(板书:乐园)
四、课外延伸,聆听作者的心声
萧红一生悲苦,8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可怜的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什么是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象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
读着这句话,有什么东西深深地触动了你吗?
这是一座爱园,更是一座精神的家园。(板书:家园)这祖父的园子怎不令她难忘呢?
课后请继续走进萧红,走进她的《呼兰和传》。
著名作家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可惜的是,这位北国才女在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去世了,才31岁。让我们一起轻轻地读首诗给她听。也算是一种纪念吧!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重难点:1、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童年冬日下的一队队骆驼,给作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下面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的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呢?板书课题:祖父的园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找出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查字典,联系上下文,与同桌探讨,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4、分小组讨论,交流,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快乐玩耍的哪些情景?
5、全班汇报交流,师根据学生交流。
三、体会作者在园子里的心情
1、默读课文,体会“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是从哪里体会到的?用笔勾出相关句子,并在旁边批注自己的体会。
2、全班交流
让学生通过找句子,谈体会,有感情朗读,体会到“我”在园子里的心情,达成共识:“我”在祖父的园子里是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我”的童年生活是多彩有趣的,令人向往的。
四、领悟表达特点
讨论: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课外延伸:课外阅读有关写童年生活的文章,如高耳基的〈童年〉,为口语交际学习作准备。3、预习新课。
板书:
祖父的园子──“我”的乐园
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表达感受
《祖父的园子》教学反思:
《祖父的园子》是女作家萧红写的篇优美的散文,文笔挥洒自如。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祖父的园子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课文中的语言富有孩子气,同样富有诗情画意,把世界在孩子心里的样子真实地再现出来了,学生读来感觉亲切,感觉这事就像发生在自己身上。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只是用真情实感去表现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所以会打动读者。
本文是略读课文,所以要让学生结合课前的提示,在充分地自主地读文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在充分读书的基础上,交流“我”在园子里心情是怎样的,是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到的,或作者为什么对祖父的园子久久不能忘怀,交流中指导学生有感情的读一读有关的段落,读出自己的体会,感受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方式。由于本文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所以理解起来很容易。
最后,再细细品读课文,对学生的引由浅入深的引导,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深入,而又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带来负担和痛苦。做到起于学生实际,通过点拨、引导、启发,使学生达到另一高度。比如,《我和祖父的园子中》中要引导学生体会的自由。我首先问,作者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什么?——体会我和祖父关系的亲密。再问:祖父在劳动,我也真的在劳动吗?从一些词句中,你看出了什么?从而感受我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再说说形成这一切的原因。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引导让紧贴学生的原有水平,再稍加点拨,学生就过去了,没有任何跳跃和生涩的感觉,只是很自然的像泉水一样淙淙流淌着。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