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2~43页“6和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6和7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6和7。
2、使学生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会比较7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掌握6和7的组成。
4、结合插图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体会6、7的基数及序数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计数器、数字卡片。
学具准备:18个圆珠、13根小棒。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童话故事吗?
课件出示七个小矮人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师:他们是那个故事里的人物呢?你能拍手表示他们有多少人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7。
师:从这幅画里,你还观察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有6个小矮人有胡子。)
板书:6。
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6和7。(板书课题:6和7)
设计意图: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童话故事《白雪公主》中的7个小矮人引入教学。在情境中,既复习了6以前的数的数法,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6、7的基数含义
1、观察主题图。(课件展示第42页的主题图:教室里,同学们正在大扫除。教室里摆放着6张桌子、7把椅子,6个同学在打扫卫生,又从外面走进来1个女同学。)
(1)数数量。
师:小朋友们,这幅图上都有哪些人和物呢?它们的数量分别是多少呢?(学生经过数数后,开始汇报,教师予以肯定)
(这幅图中有老师和同学
们在教室里做清洁。图上有同学、老师、桌子、椅子等。有6张课桌,7把椅子,7个人。)
(2)说数法。
师:你是怎样数教室里的人数的?
生:先数教室里面打扫卫生的同学和老师, 5添上1是6。再数从外面走进来的一位同学,一共7人。
师:还可以怎样数?
生:先数学生6人,再数一位老师,是7人。
师:数一数几张桌子和几把椅子?你们是怎样数出椅子的数量的?
生:先数已放好的6把椅子,再数又搬来的1把。6个再添1是7。
师:谁会从1数到7,从7数到1(指名回答)
学生活动:同位互相数一数。
师(小结):小朋友,我们要做一个讲卫生、爱集体、爱劳动的小朋友,你能做到吗?我们刚才按顺序数数的。在数数中我们发现:数5以后再数1个就是6个,接着6再数1个就是7, 7比6多1,6比5多1。
设计意图:主题图通过创设情景,使学生融入到课堂中,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且提供给学生数数的资源十分丰富,对于人数、桌子、椅子而言,让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去数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对学生进行讲卫生、爱劳动、爱集体、分工合作等方面的教育。
(3)抽象出画面中的数。
桌子的张数、同学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6表示)板书:6
椅子的把数、师生的个数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7表示)板书:7
师:同学们再数一数第42页下面的人物图和点子图,看分别有多少个。
(学生报得数)。
师:仔细观察一下数字6和7的形状分别像什么?同桌互相说一说。(6的字形像哨子,7的字形像镰刀)
师:请你分别数出6根和7根小棒。
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分别数一数,摆在桌子上。
师:用你手中6根和7根小棒分别摆一摆,摆出自己喜欢的图形。
学生活动,再抽生到展示台演示摆的图形。
设计意图:用小棒摆出你喜欢的图形,培养学生思维空间并加深6和7的认识。
2、生活中的数。
师:生活中哪些东西还可以用6表示呢?哪些东西可以用7表示呢?(学生观察、回忆汇报。)
(二)教学6、7的顺序
1、出示计数器。
学生观察师拨计数器:师1颗颗地拨,学生齐数1、2、3、4、5。
师:5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一起说:5添1是6。
师:6个珠子再添1颗是几?一起说:6添上1是7。
2、(出示直尺图):
0 1 2 3 4 5 ( ) ( ) ,你会填吗?6和7应该写在什么地方?
3、师:谁能从小到大数数这些数,再从大到小数?(指名数,拍手数。)
4、师:5的后面是谁?6的后面是谁?7的前面是谁?
设计意图:对教材上的直尺图做出了修改,通过填空让学生对7以内的数序有更深刻地体会,并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推理、猜测的空间,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自己发现7的顺序,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间休息:欣赏儿歌《7个妞妞来摘果》。
一二三四五六七,
七六五四三二一,
七个妞妞来摘果,
七个花篮手中提,
七个果子摆七样,
苹果、桃、石榴、柿子、李子、栗子、梨。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处,加入这首儿歌,不仅增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比较大小
学生活动:先摆5个圆片,再摆6个圆片,最后摆7个圆片。
师:你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下面 从这三个数中任意选出两个数比较它们的大小,用“>”“<”连接起来。
要求每个学生独思考记录,再小组合作,使自己的答案尽量完整。看哪一小组写出的答案最多。
要求学生写在田字格上,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小组汇报,7>6、7>5、6>5、5<6、5<7、6<7
表扬写的最完整的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摆一摆,能较直观地比较出5、6、7中其中两个数的大小,同时还突破了教材中只设置了相邻两数大小比较的作法,加深学生对数的大小的理解。同时在这里选择了让学生借助同伴的力量这样的小组学习形式,经过长时间学习,学生思考问题会逐渐全面起来,也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意识,感受小组合作的好处。
(四)教学6、7的序数意义
1、游戏。
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请7个 ……此处隐藏14147个字……导学生直观比较。
师:从你摆的圆片中,你能发现什么?谁大谁小呢?跟你的同桌说说。(学生很容易比较出:6>5,5<6,7>6,6<7,7>5,5<7。)
思考:7>(),()<6,……
(2)通过直尺,直观教学数序。
让学生在自己的尺子上找一找5、6、7的顺序。
教师在黑板上展示出直尺图,只写出0、1、2、3、4、5。提问:6、7的位置在哪儿呢?谁能帮它们找一找?请学生板演。让学生自己去发现7以内数的顺序。读一读(0~7,7~0)。
争当小老师。谁能像老师一样提问题考考大家?如:5的后面是谁?6在几和几的中间?与5相邻的数字朋友是谁?……(可以同桌合作,小组合作,与你的好朋友合作等)
3.明确6和7的基数和序数的意义
。出示金鱼图。分组进行,边观察边讨论,得出正确的答案。
(1)先让学生分清左和右,找准起点。从第1瓶数到第7瓶,再观察第2瓶里有几条金鱼?第6瓶里呢?说出你是从哪边数起的?
(2)认真观察找出装有6条金鱼的瓶子,再从左或从右数数是第几瓶?
(3)从左边数起找到第7瓶,再数一数瓶里有多少条金鱼?从右边数起呢?
(4)小组合作。一生提问,组内人员回答。
4.指导书写6和7。
(1)展示6、7的形状,指导同学观察,启发想象6和7像什么?(6像哨子,7像锄头等。)
(2)师介绍田字格,并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在书中描红练习。
(3)学生板演,学生评价,及时纠正。
课堂小结
提问:今天我们认识了谁?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想了解什么?
小结:认识了6和7,知道了7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
五、教学反思
1.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
生活中每件小事都能帮助学生学数学,例如本课中,教材就利用了—个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场面“师生打扫教室”来开展学习。学生在数出图中人、物的数量时,感受到数可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能够从实物中抽象出数。
2.数学学习需要活动,数学活动进入课堂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在本课的教学中,以活动贯穿始终,有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有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的活动;还有培养观察的能力、协作精神的数学游戏。通过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让知识的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促进发展,在活动中得以巩固,在活动中加强应用。
《6和7的认识》教学设计11教学内容:一上P39~40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建立6、7的概念;知道7以内数的数序,理解6、7基数和序数的含义,能够正确读写6、7。
2.经历数一数、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丰富6、7的概念,获得数感的发展。
3.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建立6、7的概念,会读写6、7,理解6、7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6、7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师:小朋友们,小猫最爱吃什么?(鱼)
2.(出示小猫图片)有一群小猫约好一起去钓鱼,瞧,已经来了几只小猫了?
①独立数。②请生上来数小猫的数量。
二、结合情境,认识6和7
(一)建立6的概念
1.(出示一只小猫)问:现在有几只小猫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引导学生说出5只,又多了一只就是6只。
2.(摆5颗珠子)黑板上已经有5颗珠子了,请个小朋友帮帮忙,怎样表示出6?
小结:6比5多1, 5的后面是6。
3.说一说:6还可以表示什么?
(若学生难以想到,则给学生举例。)
小结:只要数量是6,都可以用6表示。
(二)建立7的概念
1.再来一只小猫,现在一共有几只小猫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2.黑板上摆出六颗珠子,问:怎样表示7?
小结:6的后面是7。
3.摆一摆
师:除了用圆片表示7,你还想到什么方法?
①组里讨论:用你喜欢的方法表示7,比比谁想到的方法多?
②请学生汇报。
小结:只要数量是7个,都可以用7来表示。
4.认识生活中的7
过渡:咱们来看看生活中还有哪些7。
①一个星期有7天。②电影《7个小矮人》。③彩虹有7种颜色。④7星瓢虫。
5.揭题
今天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6和7的认识》。
(三)理解6和7的基数和序数
1.数的顺序
(1)瞧!7只小猫到齐了,可以出发了。等会它们要进行钓鱼比赛,让我们给它们排排队吧!
(课件出示:1到6号码的小猫,有只小猫没有号码。)
师:猜猜看,这只小猫可能是几?(0或7)
(2)揭示:小猫是7号,应该排在哪里?
(3)这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起来的,还可以怎么排?
(4)(出示直尺)将数宝宝6和7填进直尺中。
说一说:7的前面是谁?6的邻居是谁?
2.对比基数和序数
(1)出示6缸鱼,问:小猫们钓完鱼了,它们都把钓到的鱼放进鱼缸里。小朋友们看看,这里几缸鱼呢?
追问:鱼缸到齐了吗?为什么?(板书:6<7)
(2)(出示小猫,每只小猫对应一只鱼缸,同时空出两缸鱼。)
师:让我们帮助小猫们找到自己的鱼缸吧!7号小猫说:“我钓的鱼比5条多。”猜猜看,可能会是几条?(板书:6>5)
师:听听还说了什么,“但是又比7条少。”谁来帮忙?(6条)
(3)找找看,6条是第几缸?
(指导完整说话:从左边数第3缸,右数第5缸。)
(4)提问:①有7条鱼的是第( )缸。
追问:这个7条和7缸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②从左边数起第7缸有( )条鱼。
追问:这个第7缸和7缸鱼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5)给这几只小猫排排名次,几号小猫是冠军。第6的是几号小猫……
(四)6和7的书写
师:我们刚认识了6和7,你会写吗?
①看老师写。 ②跟老师书空。 ③自己尝试写。
三、巩固练习,深化概念
出示8个正方形,
1.红正方形排在第几个?
2.(在后面增加一个)红正方形排在第几个?
3.(在前面增加一个)红正方形排在第几缸个?
4.(上下排列)询问位置。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哪个数字宝宝?谁来跟它们打个招呼。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