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合9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方面进行安排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目标
1.通过看图和朗读课文,会读12个生字。
2.体会烟村的小,烟村的美,书写“一”,认识“田字格”指导书写。
教学要点
1.认字写字。
2.辨认“八、九”、“九、儿”。
教学准备
CAI课件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导语一年级的小朋友可真棒,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就掌握了所有的拼音,认识了许多汉字,我们向在坐的老师们展示一下吧!
抽读卡片:
a.拼音sanyanjiacunzhijiuyizhisiwushi
b.熟字入、几、家。
2.为了使大家认识掌握更多的汉字,我们进入到识字课型的学习,板书:识字(一)。
3.昨天晚上,在乡下的两位小客人打电话给我,想和大家一起来学习,你们愿意吗认识他们吗?
4.(听录音、贴画)我叫豆豆,是男孩,我叫姐姐是一个女娃娃。今天,我们特意请大家到我们美丽的小村庄去看一看
二、听录音读
1.听完以后,你有什么感受?
2.他们的家乡太美了,编辑叔叔阿姨们把它编入我们的课本里。
3.读课题。
三、看图
为了让大家能来亲眼目睹,豆立和姐姐请画家把它绘成一幅山水画。
这就是那座小村庄,你看到了什么?(注意观察顺序有……有……有……还有……)。
讨论说,指名说。
四、自读课文
1.小诗中又是怎样描写如诗好画的美景呢?自由小声朗读课文。读准每个字的字音。
2.同座两个小朋友互读,用横线画出图上有的景物。
五、检查读课文
1.愿意把小诗读给大家听。
2.游戏
a.去拼音读生字的游戏。
b.看拼音找生字的游戏。
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二行)
1.同学们再读一二行诗,看谁能读出山村的幽美。
2.自由读。
3.齐读。
4.引读,在不远的地方,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那里住着几户人家傍晚炊烟潦绕着村子,显得幽美而宁静。
5.配音乐朗诵。
6.再读短文一遍、你就是豆豆和姐姐,向告诉别人你住多么多么美好的地方?
七、写字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要开始学写汉字。怎样才能把字写得端正,匀称呢?我们有一个好帮手。板书:谁知道他是什么?
1.认识田字格,正方形,中间有两条线把正方形分成了四个小正方形。
2.左上方叫左上格,左下方叫左下格。
3.横在中间的这条线中一一。
4.手势表示。(手脑并用)
5.指导书写。
6.评议。
7.练习书写。
八、巩固练习
1.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能用上这些表示数字的汉字。你能说几个吗?
(日历、班牌、报纸)
2.游戏
情境图游戏
九、读课文
教学设计方案 篇2第一课时
一、指导朗读、理解课文
1、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板书课题]
井底之蛙
[出示生字卡片]
检查读音。
二、读课文,理解青蛙和鳖对世界的不同看法
1、想一想,青蛙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鳖住在什么样的地方?
2、青蛙住在什么样的井里?它的态度是什么样的?画出相关的句子,谈谈你的认识
3、鳖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对自己的生活环境的态度是怎样的?和相关的词句谈谈你的感受
4、鳖和青蛙的生活环境有什么不同?
三、对青蛙和鳖的不同见识,感受青蛙的浅陋无知
1、提问:他们的生活环境差别这么大,青蛙却仍然自吹自擂,尽情的夸耀
2、谁愿意告诉大家,鳖和青蛙为什么对井有不同的态度?
3、听了鳖的话青蛙有什么表现呢?
[板书]
“井底”、“大海”
4、指板书小结:青蛙盲目自大是因为它的见识浅薄。
5、同学们讨论一下,生活当中有没有像青蛙一样没见过世面却又安于现状,容易满足的人
四、指导朗读,进一步理解课文意思
1、放幻灯及教学录音。
你最喜欢读几句,读给大家听听。
第二课时
一、指读课文
二、谈谈这篇课文给你的启发
三、表演“井底之蛙”,进一步体会寓意
1、假如你是青蛙,来到海边之后,你会看见些什么,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2、带上头饰即兴表演,大家评议。
3、这个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4、小结:小鸟和青蛙都是说的实话,可是由于它们所见的世面不同,得出的结论就不一样。“井底之蛙”是一个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狭小、自以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启发我们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四、对比古文,体会文言文的韵律
师范读古文:
夫/千里之远,不足/以/举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极其深。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九旱,而/崖/不加损。夫/不为/顷久推移,不以/多少/进退/者,此/亦/东海/之/大乐/也。
对照古文找出课文中相关段落。
跟读古文,感悟古文句中的停顿和朗读的节奏
五、课堂练习
1、提问:
(1)你在学习这课生字时有什么发现没有?谁能告诉大家?
2、听写生词
3、写一写:为什么青蛙原来觉得自己很快活,后来为什么觉得自己很渺小呢?
教学设计方案 篇3学习目标
1、认识“颈、厉”等8个生字。会写“颈、郑”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厉声、京剧、倘若、侍候、脾气、供养、邻近”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体会作者对动物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具体生动描写动物的写法,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
4、抄写课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注意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体会作者 ……此处隐藏6613个字……p>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理论教学。共分8个章节。
第一章总论主要介绍会计的基本概念、特点,职能和作用、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和会计计量的属性以及会计核算的方法;第二章重点讲到了会计等式、会计科目和账户,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账户的结构和分类,复式记账法以及平行登记;第三章借贷记账法即是对复式记账法的进一步细分,利用制造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对筹资、供应、生产、销售、利润几个环节的核算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第四章会计凭证主要介绍会计凭证的种类、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填制及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第五章会计账簿介绍了账簿的种类、登记,对账和结账,以及在出现错账时几种常见的
错帐更正方法;第六章财产清查主要介绍了财产清查的方法以及财产清查结果的帐务处理;第七章财务会计报告主要介绍了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常见的几种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分类、结构和基本编制过程;第八章账务处理程序主要讲述几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核算步骤。
第二部分为实践教学。
首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四次操作训练,即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登记、对账和结账,财务会计报表的编制。其次,在学期末安排一周30个学时的综合实训课程,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效的结合,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四、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源
1.本课程的文字教材:
《基础会计》自编教材
2.教学参考书:
《新编基础会计实训》,禹阿平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xx
《基础会计学》,吴良海、张素云主编,立信会计出版社,20xx
《中级财务会计学》,葛家澍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xx
3.电子邮箱:;联系电话:
五、教学过程指导
面对这些从未接触过会计以及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学生,要让他们在短时间内理解会计的各种概念和相关原理,清晰地了解企业经济业务活动的发展过程,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而《基础会计》又是会计专业学生进入本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一块敲门砖,这块砖是否能够敲得响,将直接影响着今后专业课的学习。并且会计专业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专业,针对会计学生的就业现状,要求学生能够在进入会计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上手,因此,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关键。由于现有的教学资源有限,我们只能通过模拟企业业务,对学生进行实践训练,而《基础会计》教学中所涉及到的操作都是会计专业最基础、最主要的训练,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拿到会计资料后得心应手的达到训练目标,也是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因此,我们要利用有限的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该简化的就简化,该整合的就整合。尽可能在较短的时间里让学生对《基础会计》
中讲述的会计的相关知识体系有一个较完整的认知。
(一)对课程内容划分授课模块
《基础会计》是会计理论的基础部分, 介绍会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包括会计科目与账户设置、复式记账的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运用、会计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财产清查的组织与方法、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链接这些方法的会计循环程序, 它是一门会计知识的入门课程且操作性较强。
根据《基础会计》课程的内容及特点,同时为了使得《基础会计》的教学满足高职高专教育特点,满足学生的需要,我们将《基础会计》的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
第一模块为会计理论,第二模块为实践操作。即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
第六章为理论部分,重点讲述会计的几个概念和产品制造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内容。第四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把内容讲解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来理解理论,帮助学生活学活用,不死记硬背。
(二)加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与整体性
按照上述两大模块的思路,把第二模块即实践操作部分作为一个教学整体,教师利用综合实训,围绕会计核算程序,把建账、编制会计凭证、登帐、对账、结账、编制财务报表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练习,进行会计核算程序每一个环节的训练,并对每个环节相关的练习进行详细的记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整体概念,提高动手能力。学生在学完《基础会计》之后, 头脑中就有了一套完整的会计核算程序, 也理解了各环节的关系, 在实践中建立起会计核算与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体概念,同时在这种综合的实训中,强化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考核方法:
1、考核方式:闭卷笔试
2、成绩组成:试卷80%+平时成绩20%
(其中平时成绩主要以学生出勤情况、讨论提问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为准。)
撰写人:制定日期:20xx年9月20日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系主任审核签字: 审定日期:年 月 日
教学设计方案 篇9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能力目标
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3。情感目标
通过对具体语言材料的赏析,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对我这位残疾人深深的感激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体会残疾青年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和我对青年的深深的感激之情。
难点:把文章中人物的美好形象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教学媒体: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直接导入。
2。质疑:本文课题别饿坏了那匹马是谁说的为什么要说
二,精读指导。
自学课文:(1)本篇课文写了几个人主要是谁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事表现了什么
(3)画出你最感动的句子,再读一读。
2。分组交流。
3。班级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朗读。
(1)他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对我笑道:过来,让我看看你的马草。(为什么先是一楞,继之眼睛一亮此时,摊主是怎么想的)
(2)他盯着姑娘茫然的眼睛,以哥哥的口吻命令到:听见没有,快把马草提进去。(姑娘茫然的眼睛说明什么)
(3)别别别……他急了,碧云碧云!(他为什么急了)
(4)对不起,我这样做可能伤害了你。他拍着我的肩头,轻声说道:我知道你希望真有那么一匹马,其实,没事的,你继续看书吧。(这句话道出了摊主撒谎的原因,是不想伤害我,是希望我能继续看书,多么感人的谎话1读时要表现摊主十分诚恳的语气。)
4。指导朗读。
三,总结。
课文写摊主说谎是为了成全我看书,是一种善意的谎言。从这个角度来看,残疾摊主是一个怎样的人
你身边又这样感人的事迹吗
四,作业。
搜集这样的事例,讲给同学听。
文档为doc格式